城市区位
课题:城市区位
篮球比分:第一中学 王文博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较多、容量大,主要包括城市区位分析、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中心地理论等内容。“城市区位分析”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可通过一些实例,如纽约、重庆、武汉等典型城市,重点分析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因素。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的概念、特点、分类。
2.认识区位和城市区位的概念。
3.掌握影响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会分析影响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的城市选址和空间结构思想。
教学重点
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城市区位优劣势分析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城市的概念 | 思考回答 | 让学生把自己印象中的城市形象和将要学习的城市概念结合起来 |
明确本节学习目标和学习安排 | 1.了解学习目标 2.知道本节学习过程安排 | 让学生清楚本节课要学什么怎么学,在思想上提前有所准备 |
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本第26页第一段和阅读材料内容,思考:城市的概念、特点、分类。(板书:一、城市的概念、特点、分类) | 学生看书思考回答 | 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
补充按人口数量划分的城市类型 | 记笔记 | 培养整理笔记的学习习惯。 |
根据PPT中世界主要城市分布图,思考:哪些有利条件使这三个区域的城市最为密集?(请一排的学生每人说一个条件) | 学生分小组讨论 | 合作解疑 |
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所有城市的选址都在平原?高原和山区有没有城市分布呢? |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探究后回答 | 突破难点 |
以巴西为例引导学生对上述问题深入分析 | 看巴西地形图 | 让抽象变得直观 |
总结自然地理区位的影响因素 | 记笔记 | 让知识条理化 |
以图片展示出典型城市让学生分析经济地理区位因素 | 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 培养自主学习、分析能力 |
总结出经济因素(资源、交通等),政治文化因素(政治、科技、宗教、军事、旅游等) | 学以致用,思考:(1)我国第一大城市——上海的区位优势有哪些?(2)我们居住的西安在兴起和发展过程中有哪些区位优势和劣势? | 以案例分析城市区位,达到学以致用,体验学有所获 |
【总结】学了一节课城市区位,城市究竟分布在什么地方合适呢?(1)人口密集,人流、物流的集聚地区。(2)水源丰富,沿河、沿海、沿湖,两河交汇、河流入海之处。(3)交通便利,运输枢纽,交通干线交汇之处(4)在历史文化名胜、旅游景区、商品集散、边境口岸等地区 | 整理笔记,谈收获 | 让学生建起知识树 |
布置任务:日本地震后城市重建时应该怎么样进行区位选择? | 课后探究 | 拓宽知识,联系生活 |
板书设计
一:城市的概念、特点、分类。
二:区位和城市区位
三:城市区位分析
1.自然区位因素:地形、气候、河流等
2.经济因素:资源、交通等
3.政治文化因素:政治、科技、宗教、军事、旅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