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病毒、战疫情”系列主题活动·传染篇
新冠肺炎爆发后,全国人民同舟共济、科学防疫、共渡难关。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的建立,国人居家隔离、不聚餐、不集会等一系列措施体现了哪些生物学原理?初二年级王芳、梁园园老师引导学生从传染病流行的机理入手分析此次科学防疫的原理。
资料分析1:展示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地图及1月10日以来确诊人数曲线图。
资料分析2:2月3日,历时10天完工的火神山医院正式投入使用,2月5日武汉首个方舱医院启用,2月8日武汉雷神山医院交付使用。
资料分析三:新冠肺炎爆发期间,专家建议居家人人居家生活,有人编了顺口溜“只要还有一粒米,不往人多地方挤;只要还有一滴油,待在屋里不露头;只要还有一根葱,不往菜市场里冲;只要还有一口气,待在家里守阵地。我在家,我骄傲,我为国家省口罩。”
探究活动:(1)根据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地图及1月10日以来确诊人数曲线图,思考新冠肺炎为何会在全国范围内爆发?(2)从预防新冠病毒传播的角度上分析建立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的意义。(3)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三个途径分析,分析“顺口溜”中蕴含的科学道理,并阐述做好居家日常防护的意义。
学生活动:每个人的一个大拇指上洒满面粉,这个大拇指触碰其他手指、另一个人的手指等,以此类推。探究:假如面粉代表病原体,一个指头代表一个人,试着描述病原体是如何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的?
模拟新冠肺炎的流行
知识链接一: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①传染源。新冠肺炎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携带者(未表现出患病症状,处于潜伏期,但是具有向外散播病毒的能力)均属于传染源。②传播途径。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飞沫传播、接触传播。③易感人群。新型冠状病毒人群普遍易感。
知识链接二: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隔离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②切断传播途径。如医护人员穿防护服、外出戴口罩、及时认真洗手、小区电梯、儿童游乐场等公共区域每日消毒工作等措施都是为了切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③保护易感人群。注意保暖防感冒,注意居住环境的通风,咳嗽或打喷嚏以后避免用手触摸口、眼、鼻等部位,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疫苗正在努力研制中……)
洗手的正确打开方式
链接生活:口罩能重复使用吗?
出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健康人群,或者到医院就诊(除发热门诊)的患者,可以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如果无条件更换,回家后将口罩置于洁净、干燥通风环境下自然晾干,还可以重复使用。从事与疫情相关的行政管理、警察、保安、快递等从业人员,居家隔离及与其共同生活的相关人员,建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可根据实际情况,延长口罩的使用时长和更换频率。一般来说,如果口罩没有明显的脏污、变形,可以不必4小时一换。但如果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有异味时需及时更换。
学生上课及笔记
学生感悟
用手中的画笔“识病毒、抗疫情”
初二年级王芳、梁园园老师照片
教师寄语:科学认识新型冠状病毒,理性对待传染病疫情,积极响应预防措施。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努力做好保护易感人群这一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外出和聚集,预防病毒的扩散,同时我们应注意:勤洗手、合理佩戴口罩、避免接触野生动物、注重个人卫生、警惕异常症状,及时就诊等。我们共同努力,相信胜利就在不远处。